近来,有媒体报导,长城轿车前职工爆料,称公司经过非协商一致调岗、降薪等方法歹意裁人,触及人数达上百人,引发重视。
现在长城轿车方面暂未对外回应此次裁人事情。但近年来,长城轿车一直是轿车职业言辞场的焦点。一方面,咖啡系列、大狗系列等车型的命名饱尝争议;另一方面,长城轿车与比亚迪等头部车企的纷争,以及长城轿车董事长魏建军关于“电动车没有核心技术”的言辞,一度将长城轿车面向言辞漩涡。
与此一起,在各头部轿车自主品牌销量遍及添加的布景下,长城轿车的销量却逆势下滑。长城轿车发布的产销快报数据显现,本年前十个月长城轿车累计销量同比下滑2.49%,其间10月单月销量同比下滑11.05%。
长城轿车(601633.SH)2024年三季报数据显现,本年前三季度尽管长城轿车营收和赢利完结添加,但第三季度归母净赢利同比下滑7.82%。与此一起,本年前三季度长城轿车销售费用同比大幅添加22.26%,而前三季度累计销量却同比下滑近11%。
广告“轰炸”,销量却下滑
长城轿车2024年三季报显现,本年前三季度,长城轿车完结营收近1423亿元,同比添加19.04%;归母净赢利104.28亿元,同比添加超越一倍。不过,仅从本年第三季度来看,长城轿车的归母净赢利同比下滑7.82%。
本年以来,国内轿车职业价格战不断,车企竞赛压力不断加大。对此,魏建军屡次在公共场所提及对立职业的歹意竞赛,此前他在承受央视的采访中表明,要发起健康的销量,对立损伤工业的、歹意的销量。
现实是,长城轿车的确少打了价格战,却大打“广告战”。
据财报显现,本年上半年,长城轿车销售费用达38.05亿元,同比添加近17%。其间,广告及媒体服务费挨近13.34亿元,占销售费用的35%。
▲来历:长城轿车2024年三季报
本年前三季度,长城轿车销售费用约62.43亿元,同比添加超越22.26%,高于同期研制费用。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长城轿车的全年研制费用比销售费用高出近6亿元,那一年也是长城轿车新能源产品井喷的一年。
可是,在广告“轰炸”之下,长城轿车的销量却不增反降。
长城轿车产销快报数据显现,本年1月至11月,长城轿车的销量别离为10.4万辆、7.1万辆、10万辆、9.48万辆、9.15万辆、9.81万辆、9.13万辆、9.45万辆、10.8万辆、11.7万辆和12.7万辆。从5月开端,长城轿车销量接连六个月均呈现同比下滑,直到11月才呈现3.7%的小幅同比上升。
▲来历:长城轿车2024年10月产销快报
到11月底,长城轿车本年累计销量约109.8万辆,同比下滑1.81%,仅完结190万销量方针的57.8%,此刻间隔年终只剩下1个月的时刻。
▲魏建军到会小米SU7上市发布会(来历:微博@魏建军)
面临昂扬的销售费用,长城轿车开端测验造车新势力的营销手法,比方仿照李斌、李想、何小鹏、雷军等车企掌舵人亲身下场营销,魏建军也开端更多地呈现在揭露的商场活动之中,力求取得性价比更高的流量和重视度。
“大哥”哈弗销量一路下滑
销量的下滑,与长城轿车头部品牌和主力车型的式微不无关系,哈弗无疑是长城轿车打开的晴雨表。可是,这个从前的国产油车之光,却正在走下坡路。
长城轿车产销快报数据显现,本年10月,哈弗品牌销量近7.3万辆,同比下滑6.65%。自本年4月以来,哈弗销量现已接连7个月同比下滑。本年前11个月,哈弗品牌累计销量62.28万辆,同比下滑4.13%。
哈弗作为燃油车年代的“国民神车”,曾是当之无愧的国产之光。在曩昔很长一段时刻内,哈弗H6是我国SUV商场的销量冠军。可是,这一切在电动化年代戛可是止。
懂车帝销量数据显现,本年6月哈弗H6销量一度跌至5686辆,与巅峰时期月销数万辆的成果相去甚远。同一个月,哈弗H6迎来换代新车上市,不过销量并没有显着提高,7月和8月哈弗H6的销量一直在5000辆左右徜徉,直到9月销量才打破8200辆。
此前,在直播试驾全新一代哈弗H6时,魏建军将哈弗H6的销量下滑归因于职业的“歹意竞赛”。
▲全新一代哈弗H6(来历:哈弗SUV官方网站)
有轿车分析师在承受《顾客报导》采访时表明:“哈弗SUV车型很多,不过都会集在紧凑型SUV阵营,不同车型之间定位和价格十分挨近,加重产品内讧的一起,也让顾客对不同车型之间的差异不甚了解,对哈弗的整体销量会带来负面影响。”
“在燃油车年代,哈弗的车型其实是作为合资SUV的平替而存在,在电动化年代合资车型销量下滑,哈弗的燃油车天然也不会是顾客的买车首选了。”上述轿车分析师表明。
作为长城轿车的榜首品牌,本年前11个月,哈弗累计销量占长城轿车总销量的56%左右,哈弗销量的下滑无疑会给长城轿车的整体销量“拖后腿”。
“大哥”哈弗销量下滑,长城轿车的其他品牌相同不能独善其身。本年11月,除了坦克和魏牌以外,欧拉和长城皮卡销量均同比下滑,别离同比下滑42.08%和2.69%。
长城的问题,远不止咖啡和大狗
实际上,在传统车企的新能源转型中,长城轿车并不落后。
现在,长城旗下五大品牌均有新能源车型在售,掩盖插电式混合动力、油电混合和纯电车型,但电动化转型历来不是易事。
在燃油车年代屡创销量神话的魏牌,自从开端电动化转型后敏捷从销量巅峰陨落。尽管本年销量有所回暖,可是本年前11个月月均销量仅4000辆左右,且绝大部分销量来自魏牌蓝山一款车型,其他车型的单月销量只要100辆左右,乃至只要数十辆。
▲魏牌蓝山(来历:魏牌新能源官方微博)
长城轿车的其他新能源品牌也是难兄难弟。长城轿车主打“女人轿车”的纯电品牌欧拉,本年前11个月累计销量同比下滑40%,月均销量仅剩5000辆左右。
从本年2月开端,欧拉的销量一路下挫。2月至11月,欧拉单月销量别离同比下滑32.83%、37.37%、47.35%、43.43%、39.80%、52.75%、49.53%、45.25%、48.64%和42.08%,其间有7个月的销量同比下滑超越40%。
▲欧拉在2023年上海车展被质疑打开“擦边营销”
除了哈弗以外,坦克也成为长城轿车电动化转型的重要落点。现在,坦克行将推出搭载Hi4-Z体系的插混越野SUV,与比亚迪的方程豹车型打开正面竞赛。不过,作为细分范畴的车型,加上遍及20万元以上的价格,长城轿车新能源越野车型的未来也充溢许多不确定性。
长城轿车2023年年报数据显现,上一年全年长城轿车2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挨近22.58万辆,占比缺乏20%,而20万元以上恰恰是长城轿车新能源越野车的首要价格区间。
▲坦克700 Hi4-T(来历:坦克SUV官方微博)
此外,在转型的过程中,长城轿车走了不少在外界看来匪夷所思的路途。
比方,备受诟病的新车命名,简直与新能源轿车的面世同步。哈弗初恋、哈弗大狗中华田园犬版、魏牌咖啡系列、欧拉好猫的宽恕绿配色……这些命名让顾客摸不着头脑,也与长城轿车长期以来的硬派SUV形象方枘圆凿。
此外,为了应对轿车打开的新趋势,长城轿车也活跃进入智能化赛道。在本年11月15日至11月24日举办的第二十二届广州车展上,长城轿车偌大的展台上只要魏牌蓝山智驾版一款车型露脸,好像对自己的智能驾驭才能充溢信心。
可是,长城轿车实控的智能驾驭公司毫末智行却遇艰屯之际。毫末智行定位自动驾驭解决方案供货商,前身是长城轿车智能驾驭前瞻部。据每日经济新闻日前报导,有音讯称毫末智行启动了裁人方案。11月22日,毫末智行方面回应称:“公司正进行正常的安排架构调整。触及职能部门少数人员,份额较小。”
长城轿车近三年财报数据显现,长城轿车2022年在职职工总数为87367人,2023年在职职工总数为82439人,到2024年6月30日止,该集团共招聘雇员为81902名。
此外,长城轿车也不时因质量缺点而被顾客投诉和维权。《顾客报导》注意到,在车质网等渠道,哈弗二代大狗、坦克500等车型均有多条触及发动机、电机等的质量问题投诉。
就长城轿车裁人事情、销量和财报数据、新能源车产品布局等问题,《顾客报导》向长城轿车发去了采访函,到发稿前未获回复。
没有电车的命,却先得了电车的病。长城轿车的未来,依然道阻且长。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惊人之举,世界现已才智了许多,但是连日来特朗普政府宣告对全球一切交易同伴征收10%的基准关税,对美国交易逆差最高的60余个国家和地区征收20%至49%不等的额定关税,对我国一切产品加征的关税税率在4月9日攀升至125%等一系列行为,仍是让世界感到错愕和震动。
全球轿车产业界因而遭到剧烈冲击。在新的关税框架下,美国对一切进口轿车以及轿车零部件加征25%关税,这一方针正在继续引发连锁反响,跨国车企股价近期亦继续震动。
《我国运营报》记者注意到,到现在,为应对美国加征关税而带来的本钱的急剧上涨,包含群众轿车、奥迪、梅赛德斯-奔驰、宝马、现代轿车、英菲尼迪、日产轿车等在内的跨国车企,已然采纳包含提价、停产、调整产品结构、推出扣头活动、暂停向美国经销商交给车辆以及自我消化关税本钱等短期性行动。跨国车企正在内部评价美国关税带来的潜在影响,面临着怎么调整在美事务的困难检测。
特朗普政府为何要演出这一出戏码?这盘棋并不难理解,美国当局期望经过关税“大棒”促进轿车制作商将部分出产产能转移到美国,然后添加美国本乡的工作和制作才能。
但是,抱负很饱满实际却很骨感。中汽中心资深首席专家、我国轿车战略与方针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吴松泉剖析指出,因为美国轿车出产很多依靠进口零部件、美国商场供给高度依靠进口车以及“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议”(美墨加协议,USMCA)苛刻的原产地规范,长时刻加征关税必定导致美国轿车职业堕入孤立或半孤立状况。“因为车企推进本地出产和供给链本乡化需求一个进程,关于美国来说,在‘残损’的本乡供给链基础上推进本乡制作,再加上熟练工人缺乏、劳动力本钱昂扬,必定意味更高的本钱,轿车价格将大幅上涨。”
美国轿车关税“乱拳开打”
尽管已有所准备,但美国最新关税方针的落地施行依然打得全球产业界措手不及,其加征关税的方针力度远超商场预估。
美东时刻4月2日,特朗普宣告了全球注目的“对等关税”。在新的关税框架下,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印度、日本、韩国、欧盟国家以及英国被美国征收的关税别离升至46%、36%、32%、26%、24%、25%、20%和10%。尽管在美东时刻4月9日特朗普宣告将对特定国家加征的“对等关税”施行90天暂缓办法,但美国关税依然是一把悬在头顶的白。
作为大宗交易的代表,轿车产业是美国此番加征关税的要点类别。依据白宫发布的文件,美国对一切进口的乘用车和轻型货车(包含轿车、SUV、面包车和货运厢式车),以及发动机、变速箱、锂离子电池、轮胎、轿车座椅、火花塞等轿车零部件,征收25%的额定关税。其间,契合美墨加协议的车型则可享用必定的豁免方针,不满意条件的产品则仍需加征25%关税。
职业界剖析以为,特朗普政府此举意在改进交易逆差,推进制作业“回流”。依据一些组织的估量,美国整车关税方针或许带来每年约1000亿美元的税收收入。经过高关税构成的本钱壁垒,轿车制作商或将退让考虑添加在美国本乡的出产比重,确保美国本乡工作以及从头打造美国轿车产业。
业界普遍以为,此次美国对进口轿车以及轿车零部件征收25%的关税,对日本、韩国、德国、英国车企以及在加拿大、墨西哥出产的美国车企冲击最大,对我国轿车产业影响较小。
揭露数据显现,2024年美国商场出售的新车中,仅有一半是在美国制作,别的50%来自进口。在进口至美国的轿车中,约有一半来自墨西哥和加拿大,别的一半来自日本、韩国、德国、英国等国。我国虽是全球第一大轿车出产国以及最大的轿车出口国,但这些年在美国交易方针的围堵下,我国对美国直接出口的轿车数量现已大大萎缩。2024年,我国出口美国的轿车仅11.6万辆,在我国轿车整体出口数量的占比为1.81%。
相关数据显现,2024年美国轿车总销量为1603万辆,而同期美国进口轿车约800万辆,占其全年销量的一半,占全球轿车进口总量的30%以上。这意味着,一旦美国开端对轿车以及轿车零部件征收25%的关税,对上述多国轿车产业来说将是一记重锤。
引发“蝴蝶效应”
面临美国抛出的“立刻履行、永久有用”的高达25%的轿车关税,跨国车企无不错愕。背面的原因在于,美国凭仗其巨大的消费规划、高购买力及老练的轿车文明,长时刻以来是许多跨国车企的第一大单一商场。
几乎在音讯落地的第一时刻,干流跨国车企纷繁宣告发动“应急预案”,从供给链管理到全球出产、运送、出售网络的调整,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奥迪是反响最为敏捷的车企之一。据悉,奥迪在美国本乡没有轿车制作工厂,奥迪在美国的热销车型Q5出产于奥迪墨西哥工厂,而其他车型则来自奥迪在德国、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的工厂。美国轿车关税的落地使其面临本钱敏捷上涨的应战。
依据美国媒体USA Today的报导,奥迪品牌向美国经销商发送了一份备忘录,称4月2日起暂停向美国经销商发货,直至另行通知。据了解,奥迪品牌现在在美国经销商手中大概有37000辆库存车,大约能满意美国两个月的商场需求。而在这期间,奥迪将从头审视其在美国的轿车事务,考虑怎么消化加征关税导致的本钱上涨这一压力。
为应对特朗普政府25%的轿车关税,奥迪母公司群众轿车也已对悉数运往美国的车辆施行了“紧迫刹车”办法。记者了解到,群众轿车在第一时刻作出方案,其将在运往美国的轿车标价中添加进口费。与此一起,群众轿车采纳暂时办法,暂停从墨西哥经过铁路运送车辆至美国,并将从欧洲运来的车辆暂留在港口。群众轿车方面称,公司正在亲近重视事态开展,并在内部对供给链及出产网络的潜在影响做出全面评价。
面临压力,同为德系车企的梅赛德斯-奔驰则挑选自我消化关税带来的本钱压力,表态称暂时不会进步2025款车型的标价,不过其也声明将在必要时依据不断改变的商场条件和竞赛格式进行战略调整。
除了德系车企外,日系与韩系车企也对美国轿车关税方针感到严重。本田、马自达、现代轿车与梅赛德斯-奔驰的情绪趋同,在现阶段选用暂不提价、张望事态开展的情绪。丰田轿车方面亦表明,仍将坚持现有运营形式,并致力于下降固定本钱,暂时不会上调其在美国商场出售的车辆价格。一起,这些企业敦促呼吁政府间进行商洽洽谈。
全球第四大轿车制作商Stellantis则宣告,为应对关税冲击,其坐落美国密歇根州的沃伦冲压厂、斯特林冲压厂,以及印第安纳州的印第安纳变速箱厂、科科莫变速箱厂和科科莫铸造厂将暂时裁人约900人。
上述车企的行动仅仅权宜之计。要应对美国轿车关税冲击,有必要找出能“治标”的“药方”。
记者了解到,在上述车企之外,部分轿车制作商现已加速评价在美国建厂的可行性,并对现有在墨西哥、加拿大的工厂进行全面检查,考虑是否需求将部分出产线转移到美国或调整拼装份额。与此一起,一些车企开端对收购的零部件来历进行代替性整合,经过提高美国产零部件的比重来下降整体进口关税带来的本钱压力。
此外,为了下降出产本钱,有车企决议对现有出产工艺和自动化水平进行改造,力求在确保产品质量和技能优势的前提下,经过技能创新和功率提高来抵消关税本钱对赢利的揉捏。
除了车企在进行调整,轿车出口占比比较大的各国政府亦在寻求应对之策。连日来,在加拿大宣告对美国轿车对等征收25%关税的一起,包含日本、韩国等政府高官奔赴美国就关税打开商洽,欧盟亦召开高标准会议参议应对战略。
关税震动下车市将迎来新局?
就轿车关税“风暴”的影响,多位跨国车企发言人或美国事务负责人以为,能够必定的是,美国轿车关税方针将给车企和顾客带来昂扬且难以预测的本钱,车企的运营赢利将被关税进一步吞噬。
美国经济咨询公司安德森经济集团(AEG)方面称,仅轿车关税就或许使本田思域、群众捷达这样的小型车的价格上涨2500至4500美元;而受关税影响更为严重的大型车型的价格或许会上涨1万至1.2万美元。AEG估计,美国二手车价格也将随之攀升,因为不愿为新车付出更高价格的顾客将挑选购买二手车。
相似的声响此伏彼起。美国投行Wedbush闻名剖析师Dan Ives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咱们以为,仅就新车购买而言,因为这令人费解的关税方针,2025年美国商场的需求或许会下降15%—20%。在咱们看来,关税给轿车职业带来的影响是空前沉重的。在这次关税中,没有人是赢家。”
即便是底特律三大轿车制作商通用轿车、福特以及Stellantis这三大轿车制作商在美国出售的轿车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进口,其份额高于日本三大轿车制作商丰田、本田、日产以及德国三大轿车制作商群众、宝马、梅赛德斯-奔驰。它们相同将遭到关税方针“掣肘”。
当时轿车职业处于高度全球分工状况,这种世界分工格式是数十年技能涣散、本钱优化与地缘博弈的归纳产品,完成了全球资源的最优装备。
吴松泉告知记者,在这一系统下,特朗普政府寻求的轿车制作业回流、大幅扩展轿车产业规划这个中心方针完成难度很大。原因是轿车供给链早已根据功率和本钱构成了全球分工合作的出产供给系统,再加上美国的轿车产业链、人工本钱、出资和时刻本钱等不具优势,美国要重振轿车制作业并不简单。此外,因为特朗普发布的方针往往动摇频频,再加上总统任期仅有四年,产业界难以构成继续安稳的预期。
也有业界受访人士指出,此次关税办法或许促进全球轿车产业链呈现区域化趋势,即各大车企将在原先涣散的全球供给链中,更多地挑选以区域为中心重构出产布局,以下降跨境交易环节中遭到关税冲击的危险。
(修改:张硕 审阅:童海华 校正:颜京宁)